|
|
|
|
|
川崎氏症 中國醫大找出華人特有致病基因 更新日期:2011/02/23 18:05
川崎氏症是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好發在幼童,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和台灣,是全世界發生率前三高國家,但原因始終不明,中國醫藥大學研發長蔡輔仁和中研院合作,透過高密度基因型鑑定法,找到華人特有的川崎氏症致病基因。這是全球首度發表,將影響日後的新藥設計與開發。(寇世菁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研發長蔡輔仁表示,川崎氏症是一種急性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常在幼童感冒後現身。冠狀動脈病變是最嚴重的後遺症,尤其怕冠狀動脈瘤藉機生成,病患終身都要擔心瘤破致死的可能。川崎氏症在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的十多倍,台灣僅次於日本與韓國,是發生率第三高的國家,但原因始終不明。中國醫大和中研院合作兩年多,針對人種特性,研究團隊試圖在基因中找答案。透過高密度基因型鑑定法,在六百多名病童身上,發現COPB2、ERAP1和免疫球蛋白重鏈變異區三種基因,有顯著的影響,這是川崎氏症前所未見的報告。根據本月國際重要期刊PLoS ONE所載,這項研究找到華人特有的川崎氏症致病基因。這是全球首度發表,將影響日後的新藥設計與開發。蔡輔仁指出,過去以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氏症,如今找出致病基因後,目標精準,依照每人狀況調整治療方法,走上個人化醫學。
中國醫大研發長蔡輔仁指出,這項研究出爐,不但獲得國際重要期刊刊載,韓國醫療團隊也立即和中國醫大聯絡,正進行跨國性研究。蔡輔仁說,全球急於揭開川崎氏症的神秘面紗,主要和治療效果有關。目前採取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注射,在某些病童身上看不到效果,也就難以阻斷心臟病變的生成。如果早日確定川崎氏症致病機轉,進一步開發出對症良藥,臨床上發炎反應和免疫反應,就能獲得控制,病童才有長久健康可言。甚至往前推溯,做到早期預防,更會是醫學的一大躍進。
【相關圖片】
↑回上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