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暨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 電子報 
第 51 期 2014年05月
 我要訂閱   各期電子報 

  最新資訊

珍惜師生緣~李文華校長與學生分享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宏觀遠見

與時間賽跑的國際知名科學家李文華校長,21日晚間與青年學子座談相見歡;他傳授個人求學、做研究的經驗智慧及治校的理念與願景,還分享了塵封半世紀的私房照,李文華院士滿懷信心要帶領導中國醫藥大學邁向世界一流大學,讓學生們感覺有大師相伴,很幸福耶!

「人生這輩子只能活一次,如果注定要花時間解決問題,一定要挑最困難、最重要的問題去做!」蜚聲國際的科學家李文華校長發揮創意鼓勵學子說,植牙的醫療技術很夯,大家都跟著做,不稀奇,若能想辦法讓牙齒再長出來,就成功了,這就是做研究的樂趣。

和譪親切的李文華校長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關愛,教學做科學研究卻很嚴格,雖然學生素質優秀,考試題目都事前公布,往年全班只有三名學生能過關,補考的題目仍是一樣,李文華校長堅持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模式,表達自己的學習心得和看法,尤其是,經歷挫折的學習經驗,把不懂的學會了,會記一輩子。

『一流教授,教育學生就要有一流水準;』學術成就傲人的李文華院士求學、做研究的態度是享受犧牲,有心去學,『獎』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己想的;他以陸戰隊兩棲偵搜隊員的磨練為例,強將手下無弱兵,通過「天堂路」的考驗象徵著榮譽!

今年二月,李文華院士放下美國優渥舒適的生活,回台灣接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為下一代的教育奉獻心力;致力營造校園人文科學氣息的李文華校長,馬不停蹄的走遍校園每處角落,察看每一間研究室,瞭解師生對充實教學設施與改善研究環境的需求,甚至到圖書館被管理員擋架都不以為意,平易近人的李文華校長謙虛的說,他是做事的人,要把事情做好,一天要當三天用。

懷抱理想的李文華校長在『珍惜師生緣』座談分享人生的智慧經驗說,中國醫藥大學具有歷史悠久的學術『品牌價值』,他闡述擘劃的治校理念與願景是「建構中醫大為一所小而美、人文與專業,教學與研究並重的一流醫學大學」。


李校長在規劃如何建立中國醫藥大學為頂尖大學,從多方面著手,在人才培育方面:

1.招攬一流人才:是最大的挑戰,必須一步一步佈局,聘請優秀傑出人才。
2.栽培一流人才:專案培養助理教授計畫三年,並給予專門輔導以利其成為傑出的助理教授。
3.建全人才獎勵及考核制度:用高標準來評審教授之升遷及獎賞。

在充實軟硬體方面:

各學院的升級,先從最需要的硬體及設備開始;整修共同實驗室,以利合作;替換老舊共用儀器,以利教授研究學生實習;全校院15個中心及核心實驗室,也將做重點的提升,如動物實驗室,貴重儀器中心;整理全校的門面,使具有人文及專業的風氣。

在機制面是增強各學院的研發能量:
 
1.設立四個校級中心:(1)中醫及針灸研究中心、 (2)中草藥研究中心、(3)免疫醫學研究中心、(4)腫瘤醫學研究中心;以利基礎、轉譯及臨床 醫學的整個整合。
 
2.設立製藥學院

(1)學生培養面:設製藥碩士及博士學程,由藥學院學生直接攻讀,以栽培生技產業的實用人才。
(2)設立製藥中心(Center for Pharmaceutics Science):由重量級產業人士來領導,以利生技產業移轉到生技公司。

為落實教學成效,透過教學卓越計畫及醫學生的栽培:

1)由李文華校長及黃榮村、伍焜玉、何英剛、周昌弘、賴明詔五位講座教授共同為大一新生開課以全英文上課,講解醫學科學的探討的奧妙。
2)由李文華及黃榮村開一門Global View(世界觀)課程教導世界公民的觀念。(15-20名、全英文上課)
3)鼓勵醫學生走進實驗室,有特別的Summer Program由學院、系來執行。
4)規劃校級的學術論壇,以每週一人、學期為單位,全校師生為對象。

對於學校行銷國際策略:

1.國際雙學位學程:與UCI雙聯學制,讓醫學院的醫科學生及其他博士生,透過UCI取得UCI及CMU的雙學位。這種透過學生連結雙方人員的研究的模式也應推廣至與其他學校,如USC, Tulane, MD Anderson,甚至Hopkins.

2.適時召開國際研討會:
1)2016年SCBA,中醫大會是co-sponsor,可能於中研院召開,正等待洪明奇院士之安排。
2)邀請學界泰斗之本校交流。10月份有Epigenetic Mini Symposium,由Harvard的Yi Zhang負責。
3)國際會議由一學院主辦,各學院協辦,國際處負責協調。
 
促進產業升級方面:

1.增強與產業界之互動,共創雙贏的策略(減少開支,增加權利金)。
2.投資設立中草藥檢驗平台。
 
在計劃中的學制整合及學程規劃包括

●4+1碩士學程
●4+4+2 MD/PhD(免費學程,至多5名)
●全校整合的Graduat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招收30名博士生,雙及多導師制聯合指導。

李文華校長欣慰的說,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全新的學程將使中國醫大領航全台。

澎湖出身的『漁村子弟』李文華校長,家中有十多個兄弟姐妹,他12歲就離家出外求學,只成全了一人讀大學,每一步的成就裡,也有著家人的的汗水,因此,李文華校長在學生時代每逢暑假,都會返鄉打漁,貼補家計;即使已在美國成家立業,每次返臺,都會邀集義務醫療團,為澎湖地方父老做免費義診服務,流露出樹葉對根的深切情意。
 
溫文儒雅的李文華校長回顧在師大四年的訓練紮實,在台北牯嶺街逛舊書攤買書、痛快念書日子,在專業領域厚植實力,雖然當年的研究環境,並不能盡如人意,但系主任諸亞儂教授聘請不少海外回來的客座教授,開設不少新課程供同學選修,激發大家做學術研究的興趣,在45位畢業同學中,有近半數獲得博士學位,分散於海內外學術界。

李文華校長滿心感激的說,自己有今天的學術成就可以歸功於當年老師的啟發,當年師大在有限的經費設備下,老師把他們所能懂得的,毫不保留的教授學生。

真摯的師生之誼,在學術研究上是非常重要的,拿掉這種關係,不會建立良好的學術合作關係!李文華校長以個人經驗,舉例台師大的陶傳武老師、楊冠政老師,台大林榮耀及Berkeley的 Peter Duesberg教授。

『挫折失敗是學生的權利;』李文華校長勉勵學生不要怕犯錯,在成長的過程的學習經驗愈早,成功的機率就越大。相對的,學校老師應發揮照顧學生的熱忱,對學業較差的學生要瞭解性向,拉他一把,協助輔導學生轉讀喜歡的系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來落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人生那能都如意;李文華院士於1987年找到RB基因(第一個抑癌基因),證實抑癌基因的存在,然而在做這些重大發現的過程中,屢遭到競爭者無情的攻擊而感到挫折,迄今他仍保存摯友George Klein的安慰信函做為座右銘惕勵,全文如下;

You will always have criticism from your competitors.
Some of that criticism will be fair , some of it will be unfair.
There will be always a lot of distortions
Try to set it right would be an absolute disaster for your own psychology.
If you want my friendly advice it is very simple: Don’t do it.
-George Klein

競爭對手的批評是必然的,
有些批評是公平的,有些是不公平的,
總是會有許多曲解,
試圖去更正這些誤解,將是對自己心裡莫大的折磨,
我的建議很簡單,如果您接受我坦誠的建議,那就不要去做。

I hope you don’t mind these frank comments,
But I can assure you that I have been in similar situations many times myself during my four decades in the field.
Having settled here as an immigrant, I often overreacted in the first twenty years or so whenever I did that, I was always the loser .
Experience has then, very slowly-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re always slow- taught me that our worst enemies are our own anxiety
-George Klein

我希望你不介意這些坦誠的意見,
但我可以向你保證,40年來我有很多次類似的經驗。
身為居住在異鄉的移民,前20年我經常反應過度,經驗告訴我,每當我這樣做時,我總是輸家。
調整心理過程總是緩慢的,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的焦慮。

在立夫教學大樓102講堂舉辦的『珍惜師生緣』首場校長與學生對談講座,由學生會與醫學系學會共同舉辦;李文華校長猶如慈父般的頻頻叮嚀學生要有心學習,培養獨立的想法和思考模式,開創與眾不同的人生的坦途,他以風趣幽默的口吻帶動會場輕鬆氣氛,同時答覆學生們的提問互動熱絡,諸如圖書館藏書閱覽可採行跨校借閱策略、落實傳承自由學風、培養醫學人文的內在精神價值等,秘書室還貼心的準備茶水餅乾供學生充飢,副校長陳偉德教授、醫學院院長林正介教授、副院長李正淳教授等師長全程參與聆聽和學生共度難忘的夜晚時光。

 

【相關圖片】

當我們同在一起,珍惜師生緣。
           

↑回上頁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
電話:04-22053366分機1501
地址:40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 91 號
E-mail:aca45@mail.cmu.edu.tw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學研究部
電話:04-22052121分機2751
地址:404 台中市育德路2號
E-mail:cmuh_dmr@mail.cmu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