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世界級3D列印醫療人才並啟動應用開發研究~本校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及喬治亞州立大學聯盟體系簽署合作意向書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為培育新一代的醫療人才,讓3D列印融入醫療教育,提升整體醫療品質,首創國內第一家「3D 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後,為引進世界先進的工程技術及能量,李文華校長於1月17日上午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國際副校長伊夫?貝特洛(Yves, Berthelot)代表校方及喬治亞州立大學34校聯盟體系簽署合作意願書,共同攜手開發3D列印技術於醫療應用,造福人群。
李文華校長表示,3D列印技術方興未艾,已是全球未來重要的產業之一;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將結合全球頂尖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及該州大學聯盟體系,引進世界先進的工程技術及能量,目標在培育新一代的醫療人才,並攜手開發3D列印技術於醫療應用,以建立國內首創並技術領先之跨領域研發中心。
李文華校長表示,3D列印技術這幾年越來越普及,除了複製一些商品之外,醫界更把它運用到手術上,利用斷層掃描取得人體器官的3D參數,在利用3D技術「印」出擬真器官,甚至連惡性腫瘤跟血管的位置都能複製出來,如此一來,就可以在手術前讓醫生先行模擬實驗,增加真正執行手術時的成功率。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表示,在3D列印醫療應用上,此次與全球知名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結盟,希望引進美國先進的工程技術及能量,雙方合作事項包含,學生交換交流及訓練、臨床研究、技術引進等項目,將有助於促使大學暨附設醫院全面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短期內希望以牙科、醫學模型、復健輔具及神經外科等應用領域為方向,透過先進的工程開發及3D列印技術,應用現有陶瓷、塑料、金屬等材料進行研發;中期則以手術用具、植入物、藥物傳送、醫學訓練等應用領域為方向,偏重生物相容性材質開發及金屬植入物之應用,希望對人體內部各構造器官也能有完整、客製且準確的分析。長期規劃目標則以幹細胞、人工器官、再生醫學為重點,發展前瞻性的醫療解決方案。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製造中心主任,也是中國醫藥大學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榮譽主任王緒斌博士為兩邊溝通的橋樑及技術開發推動者,他指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有龐大的醫療市場,而喬治亞理工學院在工程技術上,能對中國醫藥大學學生的訓練及醫療品質提供跳躍式的提升,他有信心雙方都能夠快速地累積經驗,使得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在一兩年內成為台灣擁有最多案例的醫療體系,並且在幾年內建立讓中國醫藥大學在全亞洲、甚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未來並成為相關技術出口單位。
中國醫藥大學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及喬治亞州立大學34校聯盟體系結盟儀式在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大樓一樓階梯會議室舉行,由李文華校長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副校長伊夫?貝特洛代表簽約,副校長林正介、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鄭隆賓執行長、邱俊誠顧問、楊麗慧副院長、趙坤山院長及公共事務處長李信達等數十位來賓參與盛會,隨後與會來賓並轉往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參訪設備新穎的高科技設施,實地瞭解3D列印技術於醫療應用。
小檔案
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屬於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的直接製造技術,幾乎可以製造任意形狀三維實體。3D列印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透過逐層堆疊累積的方式來構造物體,即「積層製造」。3D列印與傳統的機械加工技術不同,後者通常採用切削或鑽孔技術(即減材工藝)實作。過去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3D列印技術常常被用於製造模型,現正逐漸用於一些產品的直接製造。特別是一些高價值產品(比如髖關節或牙齒,或一些飛機零部件)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列印而成的零部件,意味著「3D列印」這項技術的普及。
3D列印通常是採用數位技術材料印表機來實作。這種印表機的產量以及銷量在二十一世紀以來就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其價格也正逐年下降。
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資訊系統,土木工程,槍枝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相關圖片】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