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簡史
本科室於97年經醫院大力協助下,於同年4月正式在醫學研究部下成立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由精神醫學部藍先元主任帶領,並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海港醫學中心(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的蔡果荃副教授合作,推行精神患疾(包括精神分裂症、憂鬱症及強迫症等)的新療法研發與分子生物學結合的相關研究。
實驗室組織架構
研究室以執行國內外研究計畫為主,目前因應醫師計畫需要,將研究助理細分為兩組(實驗組及臨
床組)兩組人員亦互相支援,其主要負責如下:
1. 實驗組(以醫技人員優先)
Ø 提供病人檢體前置處理
Ø 各項分生實驗進行
Ø 提供各級醫師研究支援(研究策略及實習課程)
2. 臨床組(以護理人員優先)
Ø 進行個案評估,於個案同意的狀況下,進行各項認知功能測定
研究主題
1. 致力於精神患疾治療之提昇,發展科學性之診斷系統
2. 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損成因與治療
3. 基因多型性與抗精神患疾藥物治療之關聯性
4. 基因表現與精神患疾或藥物治療之關聯性
5. 藥物成癮者(例如:海洛因)之相關研究
研究室遠景及目標
近程–支援臨床單位執行國內外計畫,包括臨床資料收集及生物性檢體的分析。
中程–以基礎級臨床研究的結果,擴大進行基因測定及臨床治療。
長程–以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為依據,找尋精神患疾之血液週邊標記,發展科學性之診斷系統,建立早期偵測及早期治療系統,並進一步預防精神患疾發生。
目前執行的研究計畫
1. 憂鬱症的創新診斷與治療從分子至社區—<總計畫與子計畫三>症憂鬱症之NMDA調控:轉譯研究 (國科會跨領域研究計畫)
2. D-amino acid oxidase (DAAO) 與 DAAO 活化劑於精神分裂症之角色(國家衛生研究院)
3. 以Benzoate 治療難治型精神分裂症 (國科會)
4. 右旋胺基酸氧化酵素抑制對精神分裂症之NMDA 調控(國科會)
5. CAPON基因變異與QT延長在台灣族群的分析 (國科會)
6. 美沙冬門診中之海洛因濫用個案之認知功能與精神狀態(院內計畫)
重要研究成果
肌氨酸與D-絲氨酸於急性發作精神分裂症之治療
Sarcosine or D-Serine Add-on Treatment for Acute Exacerbation of Schizophrenia
刊登期刊: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重要研究成果:
以隨機、雙盲、安慰劑組控制之實驗設計,收集急性住院之精神分裂症者,進行D-Serine (內生性NMDA-glycine site致效劑)及Sarcosine (即N-methylglycine,一種內生性glycine transporter I 抑制劑,為另一種NMDA促進劑) 併用於Risperidine之治療,發現不論加上D-Serine或Sarcosine,均比僅用Risperidine之治療為佳,兩者中又以加上Sarcosine較佳 。
本研究證明精神分裂症除了以往的D-Serine及Sarcosine假說外,Glycine及NMDA受體亦扮演重要之角色。因本研究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與治療上均有一突破性發現,故已刊登於精神醫學排名最佳之學術期刊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發展方向
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有兩大宗旨,一方面致力於精神醫學之先驅研究,開發精神疾病的新療法;另一重要目標在建立一個良好的學術環境,讓有志從事精神醫學的研究生、各級醫師及博士後研究員能從事更深入的臨床及基礎實驗,期待能有更安全臨床用藥的及適當的生物指標應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