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暨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 電子報 
第 3 期 2010年05月
 我要訂閱   各期電子報 

  最新資訊

談二個社區型研究的進展-社區醫學暨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室

談二個社區型研究的進展-社區醫學暨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室

本研究室由林正介顧問/劉秋松主任/李采娟教授的領軍,近幾年在國科會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多年期經費補助下,以「代謝症候群」及老人「衰弱」為研究主題,進行台中市社區的成老人調查,據此,已建立具台中市社區代表性的成人世代樣本及台中市北區老人的世代樣本。

首先,先介紹「代謝症候群」及「衰弱」的定義。「代謝症候群」是指過重或肥胖(腰圍過大)、血糖過高、血壓過高及血脂異常的現象,由腰圍、血糖、血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等五項因子組成,當有項以上的因子異常時,視為有「代謝症候群」。而「衰弱」則是採用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Fried等人的定義,即體重減輕、費力、握力差、體能活動度低及行走速度慢等五項指標,符合三項以上者視為「衰弱」。

我們以台中市成老年人為對象,除分別進行社區盛行率、危險因子、發生率及預測因子等流行病學調查外,也分別設計介入方案,以隨機試驗設計評估介入的效果。以下將分別介紹本研究室在台中市建立的兩個社區研究及其進展。

 

第一個社區研究-台中市健康調查(Taichung Community Health Study,簡稱TCHS):

2004年開始,以年滿40歲的台中市居民為隨機抽樣對象,建立其人口學特質、個人及家族病史、生理生化值等資料,共網羅2359位民眾,成為具台中市代表性的社區世代(TCHS世代)。由調查結果顯示台中市(都會城市)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在40歲以上男性為37.66%,女性為29.21%;而且幾乎每二人就有一人是肥胖或體重過重,顯示台中市成老年人體位異常情形嚴重。因此,本研究團隊進一步與營養系黃惠煐老師及運動醫學系吳鴻老師合作,在2006年針對腰圍過大或過重的中老年人,設計三種不同的飲食運動衛教模式進行介入,結果顯示透過定期寄發衛教單張的模式,是最經濟的衛教模式但減重速度較慢,且對於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代謝症候群組成異常因子沒有改善效果,而採用團體衛教班不僅具改善身體組成指標的效果,且能減少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客製化衛教相比是比較經濟的衛教模式;整體而言,飲食及運動衛教介入有助於改善體位、代謝症候群及其組成因子異常情形,但介入結束半年後,體位、身體組成指標及生化值與介入結束時相比都稍有增加。

這些結果已陸續發表於國際期刊(見本文最後列表),並且獲得國際學者的重視,在去(2009)年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從事全球健康研究的教授主動來函,表示對台中市世代的研究感到有興趣,並邀請參與其主持的研究計畫。

為瞭解社區成老人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情形,於2007年針對TCHS世代進行第一次追蹤,已有7成民眾完成追蹤。這群世代的追蹤結果正進行分析中,探討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生化指標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也分析基因多型性與疾病性狀之間的相關性,未來將逐一發表於國際期刊。

照片說明:健檢結果說明

 

第二個社區研究-台中北區老人健康調查:

衰弱是造成老人功能障礙的起點,瞭解社區老人的衰弱狀態是十分重要的議題;但我國對於老人大都以跌倒或營養狀態的探討為主,台大醫院曾報導社區老人的衰弱盛行率為12%,但是,社區老人的衰弱發生率卻沒有任何相關報導。

本研究團隊與復健醫學部孟乃欣主任及張欽凱醫師合作規劃以台中市北區老人為對象,評估社區衰弱老人的盛行率及發生率,除了描述其臨床表徵外,並針對有衰弱傾向的老人,設計運動給予介入且評估改善衰弱的效果。這樣的研究構想獲得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肯定,給予三年的經費補助。

因此,自2009年開始,以設籍於台中市北區8個里年滿65歲的老人為研究對象,建立其人口學特質、個人及家族病史、生理生化值、身體衰弱狀態及體能表現等資料,迄今仍在持續進行,已網羅至少1000位老人,初步分析顯示台中市北區衰弱老人約佔12%,有衰弱傾向的老人則高達50%,顯示每五位社區老人就有三人會有衰弱的現象,因此,針對有衰弱現象的老人已進一步邀請參與為期三個月的運動介入。由於研究仍在進行中,相關盛行率調查結果將於今年六月於國內的老年醫學學會發表(2篇口頭論文及4篇海報論文),未來將發表於國際期刊。

 照片說明:運動介入

照片說明:測量彎曲角度

TCHS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的主題列表:

1.           Sex difference in the associ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

2.           Central Obesity and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in Metabolic Syndrome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Colorectal Adenoma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3.           Albuminuria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especially in diabetic or hypertensive subject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Taichung Community Health Study, TCHS)

4.           The rel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according to five definitions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5.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retinol-binding protein 4 and visfatin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6.           In addition to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es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Taichung Community Health Study, TCHS) 

7.           Betel Nut Chewing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and Central Obesity in Chinese Male Middle-aged Adults

8.           Association between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9.           Association among cigarette smoking,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the metabolic syndrome study in Taiwan

10.       In addition to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hyperuricemia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using different definitions in Chinese population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Taichung Community Health Study)

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fatin Levels and Anthropometric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Association with Cholesterol Levels in Women

12.       Microalbuminuria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13.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in a Taiwanese Metropolitan Adult Population

 

 

 

【相關圖片】

談二個社區型研究的進展-社區醫學暨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室
           

↑回上頁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
電話:04-22053366分機1501
地址:40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 91 號
E-mail:aca45@mail.cmu.edu.tw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學研究部
電話:04-22052121分機2751
地址:404 台中市育德路2號
E-mail:cmuh_dmr@mail.cmu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