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暨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 電子報 
第 35 期 2013年01月
 我要訂閱   各期電子報 

  最新資訊

台中科博館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103 15:52:01) 歷史悠久的中國「針灸醫學」,為什麼能縱橫古今中外?在醫學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為什麼「中醫熱」、「針灸熱」仍然蔚為風尚?「針灸法」除了醫治人類的病痛之外,又是如何應用到病畜身上,發展出「獸醫針灸學」?為了讓大眾深入認識傳統醫學對世界影響,由中國醫藥大學醫教授團隊策畫的《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自13起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文化廳中國醫藥區展出。這項特展同時結合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華針灸醫學會等之學者專家共同參與,展示內容主要透過58幅圖文版、電腦多媒體節目和出版品,娓娓述說「針灸醫學」跨越古今、傳遍世界的傳奇與潮流,期許傳統醫學持續發光發熱,扮演造福人類健康與福祉的角色。孫維新館長在開幕致詞時談到自己和針灸醫學的淵源,他表示在求學時期曾因為坐骨神經和運動傷害而求助中醫,不但透過針灸醫療方式治癒疼痛,甚至自己還學會一些簡易的針灸療法,受益良多。他希望透過這項展覽,讓社會大眾瞭解針灸醫學的博大精深,並且從中獲得中醫養生的智慧。回顧中國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扁鵲、醫緩等名醫,即常以針灸療法治病,故有「一針二灸三藥」之說,由此也突顯了「針灸」在中國醫學上的重要地位。「針灸」屬於物理療法,包括針刺與灸灼兩種不同的方法。針,以金屬之針刺入肌膚之中,常運用補、瀉等手法,施術時有酸、麻、脹、重等感覺;灸,則以艾灸於皮膚之上,使產生火灼的溫熱感。兩者在方法和性能雖然有所區別,但都在人體特定穴位上給予刺激,使之產生輕重不同的反應,來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幾千年來,針灸療法不僅在醫療保健上發揮作用,並且流傳到全世界。6世紀東傳至韓國、日本,南傳到越南,17世紀傳至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19世紀傳到美國,近半世紀更有朝全球化發展傳播之勢。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1977年在日內瓦召開的「促進和發展傳統醫學會議」上,對中醫藥學、針灸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給予肯定的評價,1979年公薦針灸43種適應症,1984年宣布「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通行的一門新醫學學科」,1989年公布《國際標準針灸穴名》、2007年公布《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3,543條,2008年發布《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針灸經穴定位》,「針灸醫學」至今已傳遍世界140多個國家。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校長表示,針灸醫學的發展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直到1972年開始才廣為世界各國認識而成為顯學,也使中醫受到普遍的重視。尤其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可針灸醫學在醫療方面的實質效果,許多醫學院校及醫學研究單位亦普設針灸醫學研究中心和相關學程,2011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更將「針灸」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傳統的針灸醫學和中國醫藥在當今西方醫學科技領域受到相當大的重視。參與這項展覽策劃的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張永賢教授表示,從醫學發展潮流來看,19世紀是「自然的醫學」,20世紀是「健康的醫學」,到了21世紀是「疾病的醫學」,但臺灣卻被稱為「洗腎的王國」。中醫不但積極傳承傳統醫學的智慧,也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結合先進醫學科技,對於疾病醫療產生相當大的貢獻,也蘊涵「預防醫學」的養生智慧,值得政府和國人重視與推廣。《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除了在科博館展出之外,並將陸續於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紐約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新加坡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地巡迴展出。科博館在展覽期間也將邀請針灸醫學專家崔玖、林昭庚及張永賢等三位教授舉辦專題講座,並推出「動手做艾絨香包」親子活動及「小小華沱研習營」等科學教育活動,歡迎民眾一同來科博館見證「針灸醫學」的故事。詳細活動內容可參閱科博館網站http://www.nmns.edu.tw/訊息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19178.aspx

 

【相關圖片】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張永賢(左二)教授為觀眾介紹針灸銅人,陪同參觀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校長(左一)、林昭庚教授(右二)和科博館孫維新館長(右一)。
 
四、五千年以前先民將針灸法應用到病畜身上,產生了「獸醫針灸學」。
 
與《黃帝內經. 靈樞》中所載形制相似的金銀醫針(右)和傳統針具
   

↑回上頁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研究發展處
電話:04-22053366分機1501
地址:40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 91 號
E-mail:aca45@mail.cmu.edu.tw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學研究部
電話:04-22052121分機2751
地址:404 台中市育德路2號
E-mail:cmuh_dmr@mail.cmuh.org.tw